8月3日,2023第四屆 CDI 開發區創新發展大會在上海成功舉辦,本次大會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,龍元天冊、龍元明筑聯合主辦,財聯社、鯨平臺受邀大會戰略合作媒體。
在大會綠色雙碳創新發展對話中,榮科科技董事長鄭健分享了其對綠色低碳發展的看法,他表示作為企業,要從不同方面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徑,助力3060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?!拔覀冋J為零碳智慧園區是實現零排放的綠色園區發展模式,以數字化手段整合節能減排、固碳、碳匯等碳中和模式,以智慧化管理實現產業低碳化發展、能源綠色化轉型、設施集聚共享,資源循環利用,實現園區內碳排放吸收自我平衡?!?/span>
同時,財聯社鯨平臺還連線榮科科技總裁王功學,深度分析這家上市公司在低碳創新發展方面的經營理念、戰略布局,以下是采訪實錄:
鯨平臺:請您分享一下榮科科技在綠色低碳創新發展中的經營理念。
王功學:非常感謝您的采訪,公司在低碳創新發展方面的經營理念,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。
一是深耕智慧醫療、智慧城市領域。榮科科技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、智慧醫院的信息化產品實踐,目前已經為4000家醫療機構提供信息化產品和服務。細分產品線涵蓋門診、病房、急診、后勤等應用領域,持續不斷為醫院無紙化管理、信息化升級等方面貢獻力量。
二是讓產業園區更低碳更智能。本屆CDI大會中,鄭健董事長分享的“數智賦能——零碳操作系統”,專注于產業園區智慧管理與低碳管理,該系統匯集智慧光伏、智慧能源、雙碳服務、物聯管理、大數據、數字化等六個管理平臺,用信息化數據助力零碳決策,用技術改善零碳決策模型,將致力于“讓產業園區更低碳更智能”。
三是深入踐行“雙碳”戰略。在持續推進技術創新、業務成長的同時,公司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,關注環境、社會及公司治理,定期發布ESG報告。公司不僅在產品研發、技術創新發展中認真踐行“雙碳”戰略,綠色發展理念也涉及到公司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。2022在沈陽園區成功建成了第一期分布式光伏項目,為園區和國家電網提供可靠的清潔能源,宣告了公司的零碳啟航,對公司建設低碳、零碳園區具有深遠意義。
四是創新理念貫穿全程。公司從產品研發、技術迭代、經營管理等各方面均堅持“無創新不發展”理念,并在多維度、各環節植入綠色低碳元素,竭力為客戶提供綠色、安全、智能、高效的數智化產品及全線解決方案。
鯨平臺:人工智能、數字孿生、物聯網等新技術創新發展正在改善我們的生活,具體到數字醫療領域,醫療信息化發展為健康生活賦能。結合榮科科技的實踐,您認為智慧醫療將給生活帶來哪些變革?
王功學:我認為,智慧醫療帶來的最大的變革是為產品創新和美好生活賦能。
一是新技術賦能產品創新。榮科科技多項產品已把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數字孿生等技術應用到創新發展中。
公司2023年推出的新一代數智后勤服務平臺——“榮家厚勤?”,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人機交互,助力管理人員進行工單報修、消息通知、業務培訓等操作,自動將語音對話、音視頻文件等信息轉成標準工單流程,實現業務流輸出、報表統計的自動化。
物聯網技術已應用于榮科科技多個產品線,包括基于beacon的無線室內定位系統、基于900M的RFID固定資產管理系統、基于雷達的非接觸體征采集系統、基于LORA低功耗無線呼叫系統等。
數字孿生技術日趨成熟,產品開發難度、投入成本顯著降低。公司計劃對榮科體系的多項產品線進行數字孿生的場景迭代,通過虛擬、現實場景疊加技術,實現更多業務、服務場景的創新。
這些技術為榮科的信息化產品賦予了新價值,也為智慧醫療行業提供了新動能。
二是新技術賦能美好生活。
讓健康更簡單。新技術應用的目標是將復雜的操作、思考、流程簡單化,不斷提升智能化、增進效率、確保安全,間接推動醫院綠色可持續發展,實現“讓健康更簡單”的目標。
推動信息化應用從醫院小環境走向社會、回歸家庭。新型技術使得信息化成本越來越低,持續推動醫療數據的互聯互通,隨訪系統、家庭醫生、慢病管理等專業醫療服務正在走出醫院,為社會、家庭、個人提供專業化的醫療信息服務。
基于數字孿生、人工智能的互聯網醫院應用將逐步成為現實。人工智能、數字孿生等技術對傳統意義的互聯網醫院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如:數字孿生與元宇宙融合給患者以身臨其境的掛號就醫體驗;人工智能技術極大程度降低互聯網醫院對醫生專家的依賴,使得低成本、24小時運作的互聯網醫院成為可能。
鯨平臺:目前榮科科技已經推出了哪些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新產品?在數字化創新發展方面,公司有哪些戰略布局?
王功學:關于創新產品,前面提到的園區零碳操作系統、 “榮家厚勤?”等產品,均是目前國內設計理念領先、新技術應用較完善的前沿科技領域產品。作為高科技上市企業,公司既要緊跟新技術創新,又要兼顧股東利益,做到雙向平衡。未來,公司將重點關注如下兩個方面。
一是持續堅持對新技術的跟蹤應用。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,投入成本大,如何降低新技術應用的失敗風險是企業著重關注的。公司研發中心是技術創新的關鍵部門,負責對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應用進行調研、跟蹤,同時公司也將繼續通過自研、合作甚至并購的手段“引進”新技術,持續應用于軟硬件信息化創新發展及信創、操作系統等多個維度。
二是新技術的融合實踐。數字化創新的本質是用新技術、新想法為既有產品與服務賦能,如何避免新技術融合實踐中的水土不服,避免偽創新是我們未來戰略布局面臨的重大挑戰。在數字化創新方面,公司將制定一系列應對策略,使融合創新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源源動力。
文章來源: 鯨平臺 《對話榮科科技總裁王功學:用信息化數據助力零碳決策,用技術改善零碳決策模型》